音乐学院招生联系电话:0531-66778275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正教授5人,副教授25人,其中4名教授为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多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及立项百余项,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省部级及以上获奖十余项。多名教师在国家、省部级比赛中获奖。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
教学设施:音乐学院具备多功能排练厅、音乐厅、音乐制作与录音实训室、电钢教室、舞蹈练功厅、学生琴房等先进齐备的教学功能室。
培养模式:音乐学院始终秉承“崇仁 成乐”的院训,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范式为引领,按照立德、育人、教学、实践、发展“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的、服务区域音乐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特色课程:立德树人为本、教学实践为先。为落实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院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除开设常规理论、技能课程外,为师范类学生开设音乐教育专业能力范式课程。同时,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十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特色课程:弘扬民乐、传承经典,让享有盛誉的民族乐团带我们走出国门,用音乐的语言共筑友谊、交流文化;乡村调研、振兴文化,把极具地域特色的“章丘扁鼓”“章丘梆子”引入课堂,用音乐的魅力诉说故事、传承文化。
育人成果:音乐学院以乐育德、因乐成德。建立了学生美育实践基地;有较为完善的奖、助、贷、勤助学体系,开通了专升本、考研等继续学习深造特色通道,并在省内外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近年来,音乐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本科专业:音乐学(师范类)
本专业面向山东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音乐学科素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写作与改编、复调、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与作品鉴赏、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合唱指挥、舞蹈编导等技能课程。
就业方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以及以音乐教学为主的幼儿教师岗位;艺术培训机构、演艺团体、音像、出版、文化建设等对口岗位以及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对口岗位。
本科专业:舞蹈学
本专业面向山东,结合齐鲁舞蹈文化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能在艺术表演团体、厂矿企业、文化艺术机构等部门,从事舞蹈表演、舞蹈创编、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文艺工作者。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理论基础、中外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艺术概论、剧目与艺术实践、国际标准舞、舞蹈解剖学、化妆、中小学及幼教活动课、幼儿舞蹈编导、舞蹈考级、舞蹈教学法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舞蹈教师岗位以及以舞蹈教学为主的幼儿教师教学岗位;演艺团体、文化、出版等对口岗位以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对口岗位;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的文化、宣传、艺术辅导岗位。
专科专业:音乐教育(师范类)
本专业面向山东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掌握音乐学科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能力,能胜任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音乐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写作与改编、合唱指挥、中外音乐史与作品鉴赏、舞蹈编导、声乐、钢琴、器乐、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艺术概论等。
就业方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类音乐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及基层文化馆(站)。
专科专业:音乐表演
本专业面向山东,培养适应当代音乐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与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能在艺术表演团体、厂矿企业、文化艺术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文艺工作者。
主要课程:专业课(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写作与改编、合唱指挥、中外音乐史与作品鉴赏、舞蹈编导、艺术概论等。
就业方向:基层专业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及基层文化馆(站)。